新聞資訊
集科研、銷售、生產為一體的知名高新技術產業
小麥品質標準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4 16:3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小麥籽粒質地的軟、硬是評價小麥加工品質和食用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小麥育種和貿易價格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硬度是國內外小麥市場分類和定價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各國的育種家重要的育種目標之一。
小麥品質標準
【概要描述】小麥籽粒質地的軟、硬是評價小麥加工品質和食用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小麥育種和貿易價格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硬度是國內外小麥市場分類和定價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各國的育種家重要的育種目標之一。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7-24 16:32
- 訪問量:
小麥籽粒質地的軟、硬是評價小麥加工品質和食用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小麥育種和貿易價格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硬度是國內外小麥市場分類和定價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各國的育種家重要的育種目標之一。
小麥硬度被定義為破碎籽粒時所受到的阻力,即破碎籽粒時所需要的力。小麥胚乳的質地和外觀(透明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硬度是由胚乳細胞中蛋白質基質和淀粉之間的結合強度決定的,這種結合強度受遺傳控制。在硬麥中,細胞內含物之間結合緊密。軟質小麥的胚乳細胞內含物淀粉和蛋白質在外表上與硬麥是相似的,但是,蛋白質與淀粉之間的結合很容易破裂,軟質小麥的淀粉粒表面粘附有較多的分子量為15K道爾頓的蛋白質,而硬質小麥的淀粉粒表面該蛋白質含量少或沒有,淀粉粒蛋白的存在,在物理上削弱了蛋白質與淀粉之間的結合強度,有關小麥硬度的這一假設是目前谷物化學界較為接受的理論解釋。小麥胚乳的外觀(透明度)受小麥栽培、生長和干燥條件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具有遺傳性。籽粒中有空氣間隙時,由于衍射和漫射光線,從而使得籽粒呈現不透明或粉質。籽粒充填緊密時,沒有空氣間隙,光線在空氣和麥粒界面衍射并穿過麥粒就形成半透明玻璃質。籽粒中的空氣間隙是由于在田間干燥過程中蛋白質皺縮、破裂而造成的。谷物干燥失水時,玻璃質籽粒蛋白質皺縮時仍保持完整而形成密實度較大籽粒,故較透明。一般來講,高蛋白的硬質小麥往往是玻璃質的,低蛋白的軟質小麥往往是不透明的。透明度和硬度不是同一根本因素造成的,兩者并不總是相關聯。有時,完全可能硬質小麥不透明而軟質小麥卻是角質的,將全為角質粒的小麥濕潤,然后快速干燥,則該小麥變為粉質粒特征,而試驗前后小麥硬度基本不變。
小麥的制粉品質與籽粒硬度密切相關。小麥硬度的變化可使小麥制粉流程中各系統的在制品數量和質量、各設備工作效率、面粉出率和面粉質量、加工動力消耗等產生很大變化。硬質麥胚乳中淀粉粒與蛋白質基質密結,硬質小麥胚乳粒(渣)在心磨系統中較困難被研細而達到粒度要求,研磨耗能較多,但其胚乳易與麩皮分離,出粉率高,小麥麩星少、色澤好、灰分低,而且壓碎時大多沿著胚乳細胞壁的方向破裂而不是通過細胞內含物,形成顆粒較大、形狀較規整的粗粉,流動性好,便于篩理;軟質麥則相反,小麥粉顆粒小而不規則,表面粗糙,粒度分布小且有較多的小粒存在,軟麥粉及其制粉中間物料較為蓬松,密實度小,流動性差,容易造成粉路堵塞,篩理效率也較差,綜合表現為加工軟麥時總出粉率下降,產量降低,總動耗增加,操作管理難度增大。小麥制粉流程和相應的設備技術參數通常是根據待加工的原料小麥硬度范圍確定的,確定的制粉工藝流程對原料小麥的硬度變化適應范圍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預先測定原料小麥的硬度,對于及時調整制粉工藝流程和相應的技術參數,確定配麥方案、保持流程的物料平衡和生產穩定、提高生產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技術指導意義。
小麥硬度的測定方法有角質率法、壓力法、研磨法、近紅外法等。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GB1351~2008),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是為適應小麥生產和流通發展的需要,由國家糧食局組織有關專家并協調各部門對1999版《小麥》國家標準進行修訂形成的。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一是修改了小麥分類檢驗方法,將感官檢驗改為儀器化檢驗,建立了中國小麥硬度分類評價體系。二是對小麥分類進行了簡化,新標準中小麥分類由原來的9類調整為5類,取消原來按冬、春季節播種的分類。三是適當放寬了中等小麥不完善粒的限制,與國際標準取得一致。四是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規定在包裝物上或隨行文件中注明小麥的品種名稱、類別、等級、產地、收獲時間等,以便于小麥產品的溯源。
國家糧食局強調,小麥國家標準是強制性國家標準,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在小麥生產、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都必須嚴格執行小麥國家標準。對.夏糧收購工作中執行國家標準的情況要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對不執行新標準的行為,要依據有關法規嚴肅查處。
實施新的小麥國家標準的原因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新的小麥國家標準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實施,將使中國小麥與世界各小麥大國標準趨于一致,對確保小麥收購驗質的客觀公正,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對改善小麥面粉品質將產生積極影響。
保護農民利益,改善小麥面粉品質。將感官檢驗改為儀器化檢驗。實行小麥分類儀器化檢驗,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感官檢驗帶來的人為偏差,進一步推進小麥品質優化,促進優質小麥生產,引導小麥市場價格的形式,改善小麥面粉加工品質。
與國際標準接軌,促進小麥生產和貿易發展。新標準在分析中國小麥質量調查檢驗數據基礎上,建立了中國小麥硬度分類評價體系。國家糧食局組織專家小麥主產省份小麥樣品進行了全面系統檢驗,在取得大量分析數據基礎上,經各有關方面專家、各小麥主產省份和國家有關部門充分討論協商,確定硬度指數大于等于60為硬麥,小于等于45為軟麥,介于其間的為混合麥。
引導優質小麥生產和定價。與小麥生產、出口大國美國標準相比,中國標準中硬度指數60對應于美國的“中硬麥”,屬于美國硬麥分類的下限。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OFFICIAL ACCOUNTS
公眾號
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

ONLINE MESSAGE
聯系方式
四川金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2020028015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